为进一步加强员工对新建筑规范标准的理解和掌握,提高工程设计质量,促进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,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,公司积极组织开展《结构技术专项研究》课题立项工作,研究课题主要包括通用规范的研究、专题选项的研究和重大工程项目交流等内容,其中包含18项子课题。拟组织开展内部培训15场次,最终完成对建筑结构规范的充分宣贯,提高公司结构设计的整体水平。
7月28日上午,课题研究小组举行第二场专题培训会议,由公司结构高级工程师麦浩和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、结构高级工程师范金飞担任授课讲师,为设计人员解读《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》,并针对消防车荷载取值方法进行研讨。
会上,麦浩介绍了《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》的颁布及执行时间,重点解读了其中与设计相关的条文,详细介绍了关于“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”以及“学校”的定义。通过对比《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》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及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》的差异,并结合正在实施的项目,对如何满足条例“关于设防地震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”提出了建议,同时指出“附加阻尼比的计算以及消能部件子结构的构造措施”等问题的规范依据。
范金飞介绍了《工程结构通用规范》有关消防车荷载的条文,比较了通用规范与原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》的差异,并结合消防车荷载在计算软件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关于海口总质量42.45吨消防车活荷载取值问题进行了探讨。
交流阶段,设计人员围绕《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》的颁布对于学校、幼儿园、医院、养老机构、儿童福利机构、应急指挥中心、应急避难场所、广播电视等建筑设计产生的重大影响,以及在实际项目的设计、图纸审查中如何满足条例的要求方面踊跃发言,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。针对消防车荷载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准确取值、非标消防车荷载的等效设计等方面也同样展开了热烈的发言和讨论。
参训人员表示,通过结合工程实际,学习和讨论规范条文,有助于全面理解规范的逻辑体系、准确掌握规范条文的含义,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更好的理论技术支持,为设计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。
本次专题培训会的顺利开展,为专项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新的助力,提高了结构专业设计人员的参与热情。以研究课题的形式开展专业技能培训,不但能快速提升专业技术水平,还可以快速提升设计人员业务能力水平,营造更好的学术氛围。
公司各部门结构专业设计人员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。